防溺水安全教育主題班會活動方案
活動方案是對具體將要進行的活動進行書面的計劃,對每個步驟的詳細分析,研究,以確定活動的順利,圓滿進行。那么你知道活動方案怎么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防溺水安全教育主題班會活動方案,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防溺水安全教育主題班會活動方案1
一、組織領導
由校長全面指導,分管安全副校長負責工作部署,以教務處、政教處、總務處、共青團、各班班主任為成員,帶領和協調全體教職員工做好本次專題教育工作。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二、活動主題
珍愛生命,預防溺水。
三、活動時間
從4月20日起至11月20日。
四、活動對象
全校師生及家長。
五、活動安排:
(一)組織一次專題講話。學校利用周一升旗儀式,組織一次專題講話,突出“珍愛生命、預防溺水”的主題,以營造濃厚的校園防溺水宣傳教育氛圍。(5月6日,領導小組,校長主講)
(二)掛一條“珍愛生命,預防溺水”橫幅。組織一次以“珍愛生命,預防溺水”為主題的全校學生簽名活動,并將簽名橫幅在校內醒目位置長期懸掛,以時刻警示學生勿私自下水。(5月6日,領導小組,政教處負責)
(三)開展一次防溺水警示語征集活動。要充分發動學生,在學生中征集預防溺水警示語、兒歌、順口溜等征集活動,并將征集到的優秀作品在班級展示臺地方長期展示,以激勵學生人人為預防溺水獻計獻策。(各年級組選送優秀作品8份在學校櫥窗集中展示)
(四)召開一次主題班會。讓學生講述自己學校、家庭周邊存在的易發生溺水的危險地帶、水域,發動學生分析造成溺水事故的原因,提出避免溺水事件發生的建議,以及當發現、發生溺水事件時應如何處置、如何自救互救等。(各班結合防溺水教育課件和附件中的有關數據自行開展活動,電子文本和照片資料交政教處匯總)
(五)出版一期預防溺水教育的黑板報。以預防溺水為主題,向學生宣傳防止溺水的基本常識。明確要求學生必須做到以下“六不一會”:(學校團委組織,各班開辟專欄)
1、不在無家長(或監護人)帶領下私自外出游泳或戲水。
2、不擅自(未經家長許可)與同學結伴游泳或戲水。
3、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或戲水。
4、不到無安全保障的水域游泳或戲水。
5、不到無人監管和有禁止游泳告示的江河、溪流、山塘、水庫、不明水坑邊玩耍戲水。
6、在見到有人落水而自己又無能力救護的情況下,不要懼怕逃離或者冒然下水施救,要采取呼救及報警等措施。
7、會在下水游泳時使用救生衣、救生圈等自我防護措施,學會基本的應急自救、求助、報警方法。
(六)簽訂一份家校防溺水安全書。加強學校與家長的聯系,增強家長安全意識和監護人的責任意識,通過簽訂書的形式向家長通報學生應遵守的事項等,請家長共同做好學生離校期間的安全監管。安全書一式兩份,學生及家長留存一份,學校存檔一份。書的簽訂率務求達到100%。(政教處處組織印發)
(七)開展一次以防溺水為主題的學生演講活動。在專題教育活動期間,利用國旗下的講話等形式,每周安排一位學生作1—2分鐘簡短演講,采取班級輪流制,講稿以班為單位征集,提高學生參與率。(各年級學生參加)
(八)開展一次以“珍愛生命,預防溺水”為主題的手抄報比賽,盡可能提高學生參與面,將征集到的優秀作品,利用展板、宣傳櫥窗,在學生上學、放學時段在校門口進行展示。(教務處)
(九)開展一次以預防溺水事故為內容的家校聯系活動。充分利用家校通短信平臺、《致家長的一封信》、家訪等形式,切實加強家校溝通聯系,落實家長對子女的居家安全教育和監護責任,增強家長的安全防范意識,提醒家長盡到監護責任。對進城務工人員子女、留守兒童、單親家庭子女尤其要開展好這項工作,保護好兒童的生命安全。
(十)進一步健全防范中小學生溺水事故聯動工作機制。積極動員社會各方面的力量,在重點村莊、區域設立學生安全協管員,聘請熱心公益的學生家長、村委干部、熱心的退休干部等擔任所在村或或重點區域的學生安全協管員,及時了解學生安全信息,做好勸導教育和監督工作。
(十一)創造條件開設游泳課,體育老師要指導青少年學生熟練掌握游泳的技巧和自救自護方法,增強學生的安全意識和生存、生活、自防自救和遇事處置能力,降低事故的發生率。
六、工作要求
(一)提高工作意識,切實把各項安全措施落到實處。各年級各班要切實提高對做好防溺水事故重要性的認識,認真調查分析本班存在的問題,對了解到的突出問題可上報領導小組、政教處備案。
(二)加強宣傳,不斷提高學生安全意識。要以宣傳游泳安全常識為重點,通過班隊活動、放學前一分鐘教育、班級展示臺、班級黑板報等多種形式,廣泛、深入地對廣大師生進行防溺水教育,積極宣傳,營造氛圍,進一步增強安全意識。
(三)突出二個重點
1、突出重點教育對象。將留守兒童和外來務工人員子女以及平時經常擅自游泳的學生作為重點教育對象。
2、突出重點教育時段。將上(放)學、雙休日、節假日等時段以及臺風暴雨雷雨影響期間,作為重點防范教育時段。
(四)構建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安全監管網絡,家長是學生安全的第一監護人,學校要告知家長切實承擔起對孩子安全教育和管理的責任。加強與村民委員會及相關部門的聯系,讓全社會共同監督和管理學生游泳、戲水行為,預防和減少溺水事故的發生。通過校園及周邊治安綜合治理專項組協調,督促有關部門在江河、溪流、山塘、水庫等危險水域邊樹立安全警示牌,在溺水事故多發水域設立游泳安全巡視員或義務監督管理員等,全面加強對學生游泳安全的管理。
(五)及時排查整治校內及校園周邊水域存在的溺水隱患。加強學校值班人員的巡邏力度,嚴防學生在校期間私自下水游泳、戲水,預防和減少溺水事故的發生。
(六)為確保工作實效,在暑假前落實好“三個必須”必須在學生離校前進行一次再教育,必須對家長監護責任進行一次再告知,必須在暑假期間對學生進行一次再回訪。建立“兩員兩報”的信息溝通機制:班級層面設置學生安全信息員,各村設立安全協管員;班級學生信息員每周一次學生戲水情況匯報制度,村安全協管員定期向學校反饋學生居家表現制度。
(七)加強督查,嚴肅責任追究制度。加強對開展學生防溺工作進行督查。對教育責任不落實、管理措施不到位等導致學生發生溺水事故的,要嚴肅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
防溺水安全教育主題班會活動方案2
一、加強領導,高度重視
學校成立以校長為組長的安全領導小組,把防溺水活動作為學校工作的重點來轉。召開防溺水主題會議,加強對教師的教育,提高教師的安全意識。同時,對校園和周邊水域進行一次大排查,摸清水域情況,做到教育有的放矢。
二、完善制度,強化日常管理
建立切實有效的長效機制,對在防溺水工作中發現的有針對性問題進行研究,不斷完善學校防溺水安全制度和安全預案,探索制定適用性強的相關安全制度。同時,認真抓好各項制度的落實。加大對學生上、放學期間的監管力度,學生中途離校須由家長陪同,寫好請假條交學校。建立每日課前提醒制度,做到日日提醒,時時提醒。
三、開展各項活動,加強宣傳
通過校園櫥窗、懸掛橫幅、國旗下講話、校園廣播站、班級板報等方式,加強對學生的宣傳教育,各班級召開以防溺水為主題的主題中隊會,提高教師、家長和學生的危險意識。同時,發放致家長一封信,要求家長對孩子要加強看護和監督,教育孩子不在無家長或老師的帶領下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與同學結伴游泳,不到無安全保障的水域游泳。班主任要多于家長聯系,建立家校聯系卡,對于特殊孩子留守兒童要重點關注。
學校開展“六個一”教育宣傳活動,即:上一堂預”防溺水”專題教育課;節日、暑假放假前集中開展一次安全教育;組織一次預”防溺水”和游泳安全知識競賽或知識展板等宣傳活動;印發一份游泳安全和預”防溺水”宣傳冊頁;開展一次預”防溺水”工作家長專訪活動;布置一篇”防溺水”安全教育作業。同時全面開展“四不一會”教育:不在無成人帶領下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與同學結伴游泳,不到無安全保障的水域游泳,不在上下學途中下江(河)池塘戲水玩耍;學會基本的自護、自救方法。
四、加強外界聯系,建立保障機制
與鄉政府聯系,在學校周邊池塘、河流等水域,設立警示牌。與當地村委會聯系,對于重點河段、池塘做好安全巡查。做好和公安等部門的聯系,建立防溺水預警制度。
防溺水安全教育主題班會活動方案3
一、加強領導,高度重視
學校成立以校長為組長的安全領導小組,把防溺水活動作為學校工作的重點來轉。召開防溺水主題會議,加強對教師的教育,提高教師的安全意識。同時和開發區進行溝通,對校園和周邊水域進行一次大排查,摸清水域情況,做到教育有的放矢。
二、完善制度,強化日常管理
建立切實有效的長效機制,對在防溺水工作中發現的有針對性問題進行研究,不斷完善學校防溺水安全制度和工作計劃,探索制定適用性強的相關安全制度。同時,認真抓好各項制度的落實。加大對學生上、放學期間的監管力度,學生中途離校須由家長陪同,寫好請假條交學校。建立每日課前提醒制度,做到日日提醒,時時提醒。
三、開展各項活動,加強宣傳
通過校園櫥窗、懸掛橫幅、國旗下講話、校園廣播站、班級板報等方式,加強對學生的宣傳教育,各班級召開以防溺水為主題的主題中隊會,提高教師、家長和學生的危險意識。同時,發放致家長一封信,要求家長對孩子要加強看護和監督,教育孩子不在無家長或老師的帶領下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與同學結伴游泳,不到無安全保障的水域游泳。班主任要多于家長聯系,建立家校聯系卡,對于特殊孩子留守兒童要重點關注。
學校開展“十個一”教育宣傳活動,即:開展一次“防溺水”啟動儀式;上一堂預“防溺水”主題教育課;開展一次“防溺水“教案評比;組織一次預“防溺水”繪畫比賽;印發一份游泳安全和預“防溺水”家長書;開展一次預“防溺水”工作家長會;簽訂一份家校“防溺水”責任書;開展一次“防溺水”師生橫幅簽名活動;出刊一期“防溺水”黑板報;設立一個“防溺水”警示牌。
同時全面開展“六個不準”教育:
1、不準在上(放)學、雙休日、節假日等時段在未經父(母)親或者其他監護人同意的情況下下河(塘)游泳;
2、不準擅自邀請其他同學下河(塘)游泳;
3、不準在不會游泳的監護人帶領下下河(塘)游泳;
4、不準到無安全保障和不知水域特征的池塘、取土形成的水塘、水溝、小溪游泳或戲水、嬉鬧;
5、不準擅自到錢塘江江堤下玩耍、觀潮;
6、不準在見到有人落水而自己又無能力救護的情況下擅自下水施救或者避而不見逃走,要采取大聲呼救及報警等措施。
四、加強外界聯系,建立保障機制
與開發區政府聯系,在學校周邊池塘、河流等水域,設立警示牌。與當地村委會聯系,對于重點河段、池塘做好安全巡查。做好和公安等部門的聯系,建立防溺水預警制度。
總之,防溺水工作必須落實到人,責任明確,各項工作要有效落實,真正發揮作用,切實保障廣大師生的生命安全。
防溺水安全教育主題班會活動方案4
一、組織全園教職工召開防溺水工作會議
通過會議,讓教職工明確防溺水工作與自身的密切關系,教師學習相關的救護知識及安全提示要點,近期把防溺水安全工作做為安全教育的重點。
二、班級搞好防溺水的主題教育
各班結合班級幼兒年齡設計相關的主題教育,主題教育可結合新聞、圖片、兒歌、小常識等讓幼兒直觀易懂,放學后做好幼兒的口頭提示教育,將防溺水的警示時刻深入幼兒心中。
三、家園結合,深入貫徹防溺水工作
幼兒園小朋友年齡小,無自我保護和救助能力,監護人要發揮好監護作用和家庭教育作用,園通過發放防溺水告知書并回收回執單,假期家長會,把防溺水也作為宣傳的重點,讓家長有良好的防溺水意識和明確自身責任,切實落實家園共防。
防溺水安全教育主題班會活動方案5
一、活動目標
在全體學生中大力開展防溺水教育,提高全體學生與學生家長的防溺水意識,實現20__年度學校全體師生無溺水事故發生。
二、活動時間
20__年5月1日至20__年10月__日
三、活動對象
全校各年級學生
四、活動內容
(一)教育重點
1、要將學生作為重點教育對象。要將留守兒童作為重中之重。
2、要將放學、雙休日、節假日等時段作為重點防范教育時段。
3、教育的重點是防止學生私自下河游泳為主。由于溺水事故發生后小學生普遍不具備互救的能力,互救中出現更多死亡的情況較多,因此溺水事故發生后的自救和互救方法要暫時作為輔助教育。
4、突出教育。學校要突出教育對屢次私自下河(塘)游泳的學生,杜絕溺水事故發生。
(二)明確學生要求
1、明確要求學生不在上(放)學、雙休日、節假日等時段在未經父(母)親或者其他監護人同意的情況下下河(塘、溝)游泳。
2、明確要求學生不得擅自邀請其他同學下河(塘、溝)游泳。
3、明確要求學生不得在不會游泳的監護人帶領下下河(塘、溝)游泳。
4、明確要求學生不到河、壩、塘邊,建筑取土形成的水坑邊玩耍、戲水、嬉鬧。
5、明確要求學生在見到有人落水而自己又無能力救護的情況下,不要避而不見逃走或者冒然下水救人,要采取呼救及報警等措施。
(三)具體活動安排
1、20__年5月初預防溺水事故專項教育為內容的師生動員。
2、國旗下講話以防溺水為主題內容。利用校園廣播、校訊通、宣傳欄等加強宣傳。
3、5月中旬各班組織以“珍愛生命,預防溺水”為主題的班會課。
4、以防溺水安全教育為主題,致所有學生家長一封信,家長和學生閱讀后簽字,并將一封信反饋給學校。
5、6月份繼續加強防溺水安全教育,加強畢業班學生提前放假后的安全教育。
6、7月和8月暑假期間,各班經常性的開展以預防溺水事故為內容的家校聯系活動。充分利用短信平臺、家長會、家訪等形式,使此項活動家長的知曉率要達到100%,增強家長的安全防范意識,提醒家長盡到監護責任。對新居民子女、留守兒童、單親家庭子女尤其要開展好這項工作。
7、9月、10月持續開展以防溺水為主題的安全教育活動。
五、活動要求
1、學校防溺水工作高度重視、及早預防。
2、落實責任、加強宣傳。
3、強化措施、全面監管。
4、建立健全各種制度,并落實到位。
5、相關負責人與各班主任要從對學生生命負責的高度出發,認真開展好本次專項教育活動,并做好相關資料的積累。